咨询热线

020-42317741


产品中心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第四系列
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 第三系列 第四系列 第五系列 第六系列

一切皮肤病病根在于阳气不达!瘙痒、湿疹艾灸可拔除病根!

时间:2025-11-15 15:14:04
更多
  

  痒,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,大约90%的皮肤病都伴有瘙痒。马三立先生也曾说过一段相声:一人剧痒,求得秘方,拆开重重包裹,却只发现俩字——挠挠!皮肤病病人共有的症状,就是痒。

  《外科启玄》卷一中的“明疮疡痛痒麻木论”给出了解答:盖人之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,近火则痛,微远则痒……痛者为实,痒者为虚,非为虚寒之虚,乃火热微甚之意也。

  痛,是因为离火近;痒,是因为离火远。“火”就是火力,可以延伸理解为阳气。直白地说,皮肤痒,就是因为人体火力(阳气)不足,阳气无法达于体表所致。

  皮肤病患者都有体会,一般来说,晚上比白天要痒得厉害。这是因为夜晚阳气潜藏,皮肤极度缺乏阳气的支持,体内多余的湿热排不出去,瘙痒就会加剧。

  皮肤痒时,大家都会本能地抓挠,也跟阳气有关。因为在抓挠的过程中,皮肤受到刺激,气血得到宣通,阳气得以大量发于体表,致痒的湿邪毒素悉数被带出体外,痒也就暂时得到缓解了。

  艾灸可以温阳除湿,散火祛风,温阳则中阳充足,散火则火邪外散,故而,皮肤病最适宜用艾灸来调理,诸疮疹毒痒皆可灸。这一点,《针灸大成》早就提出过:“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达”。

  艾灸之后,阳气得到补充,就能畅达于体表,同时脏腑因阳气得到补充和恢复,功能随之加强,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强,体内的毒素也能被迅速赶出体外进入皮肤。

  中医说过,“任何疾病的发生,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”。只有发出来,此病才能痊愈。

  所以,体内湿邪毒素等过剩的人在艾灸之后,皮肤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症状的疹子,这就是中医的排病反应。只要坚持下来,皮肤瘙痒的症状乃至疹子等就会消失。

  故而,针对阳气不足引发的皮肤瘙痒,请大家多灸命门、肾俞、关元、足三里等培补肾阳的穴位。

  这种情况下,推荐艾灸3个穴位,即,膝关节三角区的“止痒三穴”——百虫窝、曲泉、血海。

  血海和曲泉是一对“对穴”,血海清泻血热,曲泉清泻肝火。两个穴位搭配使用,再加上百虫窝,祛除湿热效果非常强大。

  气能摄血,阳气不足,气对血液的固摄能力就会减弱,血液不足,阴津亏损,就会生风,致使皮肤干燥发痒。

  合谷:大肠经原穴,属阳主表,具有宣泄气中之热、升清降浊、疏风散表、宣通气血之功。

  曲池:大肠经的合穴,大肠经多气多血,具有活血和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,“肺与大肠相表里”,“肺主皮毛”,大肠腑气一通,则肺气足。

  血海:活血理脾,脾土生肺金,脾旺则肺气足,而且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。

  曲池和血海是一对“对穴”曲池清肺走表,血海调血走里,二穴相合,一表一里,表里双清,调气和血,祛风止痒之功立现。


地址:‌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街200号k8·凯发(中国)大厦3号   电话:020-10421766
传真:0896-98589990
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51190034
Copyright © 2024-2026  k8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