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Case

Case

宝藏红花

  

宝藏红花

  说到植物的命名,最简单直接的无疑是本文的主角了,要是你看到这个红色花的植物,问我它叫啥,我会告诉你它就叫“红花”(Carthamus tinctorius)。而且我还会告诉你别看人家名字普通直白,但实在是一个对人类超级友好的宝藏植物!

  红花,菊科、红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因为它的头状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状花呈橘红色而得名,它又称“刺红花”“红蓝花”“草红花”等,原产于中亚地区。日本、朝鲜、中国等地都广有栽培。

  外观上,红花植株呈冠状,其茎直立、强壮。中下部茎生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长7~15厘米,边缘有锯齿或全缘,稀羽状深裂,齿端有针刺;向上的叶披针形,有锯齿;叶革质,两面无毛无腺点,半抱茎。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,为苞叶所包,苞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针刺或无针刺;总苞卵圆形,径2.5厘米,总苞片4层,无毛,外层竖琴状,中部或下部收缢,收缢以上叶质,绿色,边缘无针刺或有篦齿状针刺,先端渐尖,中内层硬膜质,倒披针状椭圆形或长倒披针形;小花红或橘红色,花丝上部无毛。它的瘦果呈倒卵圆形,乳白色,无冠毛。

  红花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植物之一,它的栽培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埃及。红花来到中国则可能是西汉时期的事情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引用了《博物志》的说法,称“张骞得种于西域”,所以红花大概是跟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。东汉的《金匮要略》和北魏时期的《齐民要术》中都把红花称为“红蓝花”,因为“其花红色,叶颇似蓝,故有蓝名”。

  “红花”一名最早出现在宋朝的《开宝本草》中,后来,明朝的《农政全书》《天工开物》都使用了“红花”这个名字,一直到今天成为植物志中的正式中文名。

  目前,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红花主产区之一,在新疆、云南、河南、四川等地均有种植,总产量占世界的80%以上,红花种植技术的研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。红花是喜光照、耐盐碱、抗旱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强的植物,而新疆的独特地理环境恰好为红花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,也成就了新疆作为中国红花主产区的地位,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0%以上。由于得天独厚的红花物产资源,中国第一罐真正意义上的红花籽油产品就诞生在新疆。

  红花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染色材料,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,古埃及的木乃伊裹尸布就是采用红花染色的,在我国古籍中更有关于红花染色的诸多记载。如《齐民要术》记载:“花出,欲日日乘凉摘取。摘必须尽。”唐代李中的《红花》则形象地描述了红花染色的艳丽效果。

  红花不仅是一个上好的染色材料,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,具有活血通经、散瘀止痛的功效,用于治疗痛经及产后血晕、淤血、腹痛、胸痹、心痛、跌打损伤、关节疼痛、中风瘫痪、斑疹等病症。关于红花的特殊功用,我国自古以来的史籍多有记述。

  早在先秦时期,红花就被《山海经》当作古西域药材加以记载。唐代苏敬等人编撰的《新修本草》以及宋代马志等人编著的《开宝本草》,都详细记载了红花的性味、功能和主治。至明代,名医李时珍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也有这样的记载:“红花出自西域,味甘无毒,其籽功能与花同,能行男子血脉,通女子经水,多则行血,少则养血。”现代科学研究证实,红花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,如黄酮类化合物、挥发油、不饱和脂肪酸等,这些成分对于改善血液循环、抗炎、抗氧化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。例如,红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,减少血管破裂的风险;而挥发油则具有抗菌消炎的效果,能够帮助治疗皮肤炎症等病症。

  除了以上两大价值,红花的种子做成的红花籽油也有非凡的贡献。红花籽制油在中国历史悠久,明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就载有“红花其籽淘净,捣碎煎汁入醋拌素菜极美味,又可为车船及烛”。20世纪30年代,甘肃省敦煌县曾将红花籽为油料作物栽培,土法制油,含油率和出油率均较低。20世纪中叶,美国成功培育出油用红花籽,含油率从一般红花籽的26%提高到36%。此后又不断培育出含油率更高的品种。1979年新疆大量引种油用红花,建立了红花籽油的生产基地。

  红花籽油的用途很广泛,不仅可以用于烹饪,也可以直接食用,还可以用来制作化妆品,甚至用于油画。红花籽油的特点是亚油酸含量很高,可达70%以上,在植物油中也是名列前茅的。除了榨油,红花种子也可以直接吃,李时珍说“淘净捣碎煎汁,入醋,拌蔬食,极肥美”。

  此外,有件事不得不提,与红花一字之差的藏红花不是西藏产的红花,红花与藏红花一点关系都没有,而且西藏根本不产藏红花!藏红花又“番红花”或“西红花”,是鸢尾科植物番红花属,原产于西班牙,在伊朗、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广泛种植,药用部位为柱头。在国外,藏红花最初仅作为染料来栽培,后来才被当作珍贵药材。早在明朝时藏红花从地中海沿岸经印度传入西藏后,又经西藏转运至内地,因为它与红花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,人们就把它称之为“藏红花”。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藏红花被列入药物类。就养血功能而言,藏红花优于红花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